小说《年代:从凶宅调查开始解码阴阳》,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,主要人物分别是许知远李大山,也是实力派作者“敲代码的小男孩”执笔书写的。简介如下:1984 年秋,被贬至云河镇的省报记者许知远,收到匿名举报信,称城西王家老宅三个月内四人失踪,疑有人借 “闹鬼” 掩饰真相。这触动了他父亲三年前离奇失踪的旧痛。调查中,他发现老宅暗藏诡异:血痕、怪声、神秘符号接连出现,村民李大山隐瞒实情。风水先生赵五爷透露老宅地下有 “阴门”,关乎阴阳两界。许知远自身 “太阴之体”、母亲留下的银锁与《阴阳秘要》,以及父亲笔记中的线索,都指向这扇阴门。同时,盗墓贼欲借活魂开启阴门取宝。他在科学与迷信间挣扎,直面邪祟与追杀,探寻家族秘辛与阴门背后的真相。...
他喉结动了动,喉咙里像塞了团浸了水的棉花。
父亲失踪前那个雨夜突然清晰起来——二十四岁的许昭明蹲在他床头,钢笔尖在日记本上洇出墨点,“小远要是想爸爸了,就去翻我枕头底下的磁带。”磁带里的声音带着江南水乡的软,此刻正和女尸临终前那句“你父......”在他脑子里打架。
“知远?”苏晚碰了碰他手背,“你在想什么?”
许知远猛地回神,目光扫过地上那具彻底僵化的女尸。
她的指甲缝里还嵌着新泥,脚踝处沾着殡仪馆特有的防腐药水味——这是镇上上周刚送来的无名女尸,报案人说在乱葬岗发现的。
可现在看来,她更像被人特意摆在这里的棋子。
“小翠。”他突然开口,声音发涩,“那个上个月失踪的纺织厂女工。”苏晚一怔,上个月镇上报了三起少女失踪案,最小的小翠刚满十七,最后一次出现是在镇西头的老槐树底下。“青面他们要活祭。”许知远的指腹蹭过玉佩缺角,“女尸身上的血符需要怨气养,活祭品......”他没说完,苏晚已经掏出了车钥匙。
殡仪馆的铁门在夜风中吱呀作响。
看门的老周头被苏晚塞了包大前门,打着哈欠指了指停尸间:“最里面那排,编号3-7的都是最近送来的。”许知远刚跨进去,后颈的寒毛就根根竖了起来。
太阴之体特有的凉意从脊椎窜到指尖,他能清晰感知到——东南角那具蒙着白布的尸体周围,正翻涌着暗紫色的怨气。
“苏教授。”他压低声音,脚步轻得像片落在雪地上的叶子。
苏晚跟着他挪到东南角,金属推车的轮子在地面划出刺耳的响。
许知远攥住白布边缘的手有些发抖,掀开的瞬间,两张惨白的脸撞进视线——是小翠。
她的睫毛还沾着水,嘴唇青得像浸在靛蓝染缸里,可当许知远指尖搭在她颈侧时,能摸到极细弱的跳动,像春蚕啃食桑叶的响动。
“她没死!”苏晚倒抽一口凉气,声音里带着劫后余生的颤。
许知远顺着她的目光看向小翠脖颈,一道血色印记正沿着锁骨蜿蜒,形状像被火烙过的红绳——和刚才女尸心口的符纸纹路,分毫不差。“活祭还没完成。”他咬牙,指尖凝聚的阴气轻轻覆在小翠额间,少女的睫毛颤了颤,喉间溢出极轻的呜咽。
就在这时,窗外传来“得得”的马蹄声。
许知远猛地抬头,停尸间的玻璃蒙着层薄霜,他用袖子擦出块透亮的圆,整个人如遭雷击——街道上正走着一队士兵,盔甲上的锈迹在月光下泛着青灰,他们的脸被头盔压得模糊,步伐整齐得像用尺子量过,可马蹄落在青石板上,竟没激起半分声响。
“阴兵借道......”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发抖。
苏晚凑过来,刚要说话,那些士兵突然转向,排头的将领抬手,锈迹斑斑的长枪尖正对着停尸间的窗户。
许知远瞳孔骤缩——他们的腿正穿过墙根的青砖,像穿过团雾气。
苏晚的手指死死抠住他衣袖,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:“这不可能......这不符合物理规律......”
“物理规律?”
青面的声音像块淬了冰的铁,从停尸间潮湿的空气里砸下来。
许知远转身时带起一阵风,将墙角的白布掀起一角——穿灰布衫的男人正倚着贴满黄符的墙,左眼蒙着块青布,右眼里跳动着幽绿的光,掌心铜铃的红穗子垂下来,在小翠头顶晃出半道血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