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具实力派作家“一顿旋八顿”又一新作《军校刚毕业,你就肩扛麦穗了?》,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,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刘兴邦谭建林,小说简介:【军旅】 【军官】 【当兵】 【系统】 【兵王】 【无敌】 【建功立业】22岁的谭建林好不容易考上军校,却因为身体原因无法继续就读。意外之下穿越后拥有了健康的身体,并成功完成了学业,但却被分到了要求身体素质的武装侦察连,让专攻技术的谭建林一筹莫展。不过就在此时,他迟到已久的“不败军队养成系统”终于觉醒,只要得到三等功,就能获得改善体能的淬体液!为了获得三等功,谭建林日夜研究,从一篇部队改编蓝军的计划书开始,不败军队的传奇从此诞生!至此——无论是号称第一军区的华东军区,还是国际军事比赛的联合演练。甚至谭建林自己培养出来的不败蓝军,只要他在战场上,他就是那个唯一的常胜传奇!...
谭建林推开三排宿舍的门。
屋子里的战士们看到他进来,原本还在低声交谈的几个人立刻闭上了嘴,都抬起头,目光复杂地看着他。
有同情,有担忧,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埋怨。
谭建林将战士们的表情尽收眼底,心中了然。
看来,他们是误会了交班会的情况。
不过,他也没打算立刻解释。
有些事情,说得再多,不如做出来更有说服力。
他走到自己的床铺前,放下帽子和水壶,脸上依旧是那副平静的表情,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。
他对围过来的几个班长和骨干点了点头,淡淡地说道:“行了,都别围着了,该干嘛干嘛去。交班会那边,一切都在预料之中。”
“一切在预料之中?”
这话落在战士们耳朵里,更加坐实了他们的猜测。
这不就是典型的“死鸭子嘴硬”吗?
肯定是结果不好,只能这么说来安慰自己,也安慰大家。
唉,新排长还是太年轻了啊!
众人心里叹息着,脸上却不敢表现出来,纷纷应了一声,各自散开,只是那气氛,依旧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压抑。
赵毅,四期士官,三排的老大哥,也是谭建林的“重点关注对象”。
他看着谭建林那张年轻却异常平静的脸,心里五味杂陈。
这个新来的排长,脑子确实好使,那份报告他虽然没看全,但也听说了个大概,绝对是高水平。
可军队,光靠脑子是不行的。
人情世故,资历背景,还有那实打实的军事素质,缺一不可。
谭建林刚来,根基太浅,体能也确实是短板,这次搞出这么大的动静,肯定是动了某些人的蛋糕,或者让一些老资格觉得被冒犯了。
“唉……”赵毅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,“谭排这日子,怕是不好过喽。”
他觉得,谭建林现在所谓的“平静”,不过是在强撑罢了。
然而,赵毅并不知道,此刻的谭建林,根本没空去理会战士们的误解。
他的大脑,正在高速运转,思考着一个更加实际,也更加严峻的问题。
武装侦察连,未来在合成化战场上的定位!
报告是写出来了,旅里也认可了,转型的大方向定了。
但是,具体怎么转?怎么打?
武装侦察连,说白了,就是轻装步兵加上一些侦察装备。
优点是灵活,机动性强,擅长渗透侦察。
缺点也很明显,火力弱,防护差,缺乏重型装备,一旦和敌方的装甲部队或者优势兵力硬碰硬,那就是鸡蛋碰石头。
尤其是在模拟专业蓝军的对抗演练中,面对装备精良、战术多变的“敌人”,武装侦察连这点家底,很可能连敌人的前沿都摸不到,就会被打得灰飞烟灭。
“不行,必须扬长避短!”谭建林眼神锐利起来。
“硬碰硬肯定不行,那就只能玩‘巧’的,玩‘奇’的!”
“我们的优势是‘轻’和‘快’,是渗透能力……”
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,脑海中不断闪过各种战术想定。
突然,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!
“对!反装甲!奇兵!”
谭建林猛地坐直了身体,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。
“如果,我们能组建一支或者多支精干的小分队,携带单兵反装甲武器,利用我们的渗透优势,潜伏到敌人的纵深地带……”
他的思路越来越清晰。
“目标不是敌人的主战坦克集群,那太难啃,而且风险太大。”
“目标应该是敌人的薄弱环节,是那些高价值,但防护相对较弱的目标!”
“比如,敌人的炮兵阵地!”
“敌人的指挥所!”
“后勤补给点!”
“甚至……是正在起降的武装直升机!”
这些目标,一旦被摧毁,对敌人的打击将是致命的!
而武装侦察连的小分队,就像是一把隐藏在暗处的匕首,可以悄无声息地插进敌人的心脏!
“这种小分队,人数不用多,三到五人即可,装备以轻便高效的反装甲导弹、火箭筒为主,再加上必要的通信和侦察设备。”
“他们是战场上的幽灵,是‘奇兵’,是打破平衡的关键!”
“就算……就算小队全员牺牲,对于整个战局而言,这个‘代价’,或许也是可以承受的,只要能换掉对方一个炮兵营,或者一个团级指挥所!”
想到这里,谭建林的心脏都忍不住加速跳动起来。
这个“反装甲小队”的构想,简直是为武装侦察连量身定做的!
它完美地契合了侦察连“轻量化、灵活、擅长渗透”的特点,又能在现代战争中发挥出巨大的价值!
他立刻翻开自己的战术笔记本,拿起笔,开始奋笔疾书。
将刚才脑海中的构想,一条条、一点点地记录下来,完善细节,推演可行性。
……
夜色渐深。
连队的熄灯号已经吹过,大部分战士都已经进入了梦乡。
只有三排的宿舍里,还有一盏台灯亮着。
谭建林依旧伏在桌前,专注地写着什么,时不时停下来思考,或者在纸上涂涂改改。
几个还没睡着的战士,躺在床上,透过蚊帐的缝隙,看着那个灯光下略显单薄的背影,心情复杂。
白天训练的时候,他们没少在心里腹诽这位新排长的体能。
五公里越野,将将及格。
四百米障碍,磕磕绊绊。
器械训练,更是惨不忍睹。
说实话,这样的体能,在以“尖兵”自居的武装侦察连,确实有些不够看。
甚至有些战士觉得,让这样一个人当他们的排长,有点丢人。
可是,看着他此刻认真工作的样子,战士们又有些说不出话来。
不管怎么说,这位新排长,确实是在用心为连队做事情。
那份引起轩然大波的报告,且不论结果如何,至少说明他动了脑子,花了心思。
现在,又一个人加班加点到深夜,不知道在琢磨些什么。
“唉,其实……谭排除了体能差点,人还是不错的。”一个战士小声嘟囔了一句。
旁边的战士翻了个身,没说话,算是默认了。
就在这时,赵毅轻手轻脚地从床上下来,端着一个搪瓷缸子,走到谭建林的桌前。
“排长,”他把缸子放在桌上,里面是刚泡好的热茶,“还在忙呢?”
谭建林抬起头,有些意外地看了赵毅一眼,随即笑了笑:“睡不着,随便写点东西。谢谢了,老赵。”
赵毅没走,犹豫了一下,还是低声说道:“排长,有句话,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。”
“你说。”谭建林示意他说下去。
赵毅组织了一下语言,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委婉:“排长,您那份报告,写得肯定是有水平的,旅里怎么决定,咱们也左右不了。但是这带兵打仗,光靠笔杆子还是不够。”
他顿了顿,看了一眼谭建林,继续说道:“我知道您刚从军校毕业,可能还不适应咱们野战部队的训练强度。这体能啊,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出来的,得慢慢来,循序渐进。”
“战士们……有时候说话可能不太中听,但大部分人没坏心眼,就是觉得……觉得排长应该在训练场上带头冲。”
“您也别太往心里去,给自己点时间,也给战士们点时间。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,训练成绩,总会慢慢提上来的。”
赵毅这番话,说得既实在,又带着几分维护的意思。
他既点出了谭建林目前的短板,也表达了自己和一部分战士的理解,还隐晦地提醒谭建林,不要因为报告的事情分心,先把本职工作,尤其是自身的军事素质搞上去。
谭建林听懂了赵毅的潜台词。
他心中微暖。
看来,也不是所有人都误会了自己。
至少,眼前这位经验丰富的老班长,是真心在为自己考虑。
他点了点头,认真地看着赵毅:“老赵,谢谢你。你说的我都明白,我会努力的。”
他的目光重新落回笔记本上,那上面,关于“反装甲小队”的构想,已经初具雏形。
夜幕低垂。
武装侦察连的晚点名,照例进行。
队伍集合完毕,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古怪的寂静。
胡向和吴志并肩站在队列前方,与昨天不同,两人脸上那抑制不住的笑意,在灯光下格外显眼。
不少战士心里还在嘀咕:连长指导员这是怎么了?
昨天回来不还像吃了苦瓜似的吗?难道是强装镇定?
胡向清了清嗓子,目光扫过队列,声音比平时洪亮了不止一个调:“同志们,耽误大家几分钟,宣布一个重要消息!”
这份定力,让胡向心里暗赞一声,随即提高了音量:“昨天下午,旅里召开了关于部队转型建设的交班会!”
队列里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,来了,果然是关于那份报告的事情!不少战士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。
“会上,我们连谭建林同志撰写的,关于‘319旅向专业化蓝军转型’的报告,受到了旅党委,特别是旅长和政委的高度评价!”
胡向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和自豪。
“旅长亲口说,这份报告,思路清晰,见解深刻,提出的构想极具前瞻性和可行性!”
“政委也指示,要将这份报告作为我们旅下一步转型建设的重要参考依据!”
队列里,战士们面面相觑,脸上开始出现惊愕的表情。
高度评价?
重要参考依据?
这跟他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啊!不是说新排长捅娄子了吗?
胡向看着战士们的反应,满意地笑了笑,继续抛出重磅炸弹:“旅党委一致认为,谭建林同志的这份报告,水平之高,价值之大,在全旅四十多个连级单位提交的方案中,是当之无愧的——第一名!”
“哗——!”
这一下,队列里再也无法保持安静了。
“第一名?”
“全旅第一?”
“我没听错吧?!”
惊呼声此起彼伏,战士们脸上的表情,从惊愕变成了难以置信。
那份报告,竟然是全旅第一?
新排长,那个体能训练刚及格的新排长,写的东西,压过了四十多个连队?
这怎么可能?!
胡向双手向下压了压,示意大家安静,但他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:“因为这份报告的突出贡献,旅党委已经初步决定,报请上级,给予谭建林同志——”
他故意拉长了声音,目光再次扫过队列中那道挺拔的身影。
“个人三等功一次!”
“轰!”
仿佛一颗炸弹在人群中炸开!
整个队列彻底沸腾了!
“三等功?!”
“卧槽!真的假的?!”
“就……就因为一份报告?”
“老天爷!我当兵快五年了,参加过两次重大演习,一次抗洪抢险,拼死拼活才够到个嘉奖边,新排长这才来几天?写份报告就三等功?!”
一个老兵忍不住失声喊道,语气里充满了震惊和不可思议。
他的话,也代表了绝大多数战士的心声。
在他们的认知里,三等功,那得是训练尖子比武夺魁,或者是在重大任务、抢险救灾中有突出表现,甚至是在战场上有实打实的战功才能获得的荣誉!
像谭建林这样,刚下连队没多久,仅仅凭借一份报告就拿到三等功,简直是闻所未闻!
这功劳,来得也太快,太“轻松”了吧?
队列里,不少人下意识地吞了吞口水,看向谭建林的目光充满了复杂。
羡慕?嫉妒?还是单纯的震惊?
胡向显然很满意这种效果,他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,谭建林给武装侦察连带来了多大的荣耀!
他继续大声说道:“同志们!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?这意味着,我们武装侦察连,在新一轮的军事变革浪潮中,走在了全旅的前列!意味着我们连,有谭建林这样的高素质人才!”
他指了指谭建林的方向:“他不仅仅是我们连的排长,更是我们全连的骄傲!是旅长政委都点名表扬的人才!”
吴志适时地接口道:“没错!谭建林同志为我们连队赢得了荣誉,也为我们指明了未来努力的方向!我们都要向谭建林同志学习!”
这话一出,三排的战士们,腰杆不自觉地挺直了几分。
之前,他们或多或少因为谭建林的体能短板,在其他排的战友面前感觉有些抬不起头。
可现在,他们的排长,是全旅报告第一名,是即将获得三等功的功臣!
这份荣耀,是实打实的!
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感,在三排战士们的心中悄然升起。
就连一直觉得谭建林“光说不练”的一些老兵,此刻看向他的眼神,也少了几分质疑,多了几分审视和……敬佩?
或许,脑子好使,真的能顶大用!
胡向看气氛烘托得差不多了,笑着对谭建林说道:“建林,来,跟大家说两句!”
谭建林向前一步,立正,敬礼。
灯光下,他的脸庞依旧平静,看不出太多的激动。
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,想听听这位“功臣”会说些什么。
是意气风发?还是谦虚谨慎?
谭建林环视了一圈队列,战士们脸上那复杂而激动的表情尽收眼底。
他知道大家训练了一天很累,也不想长篇大论。
他略微思索了一下,开口说道,声音清晰而沉稳:“感谢旅党委的肯定,感谢连长和指导员的鼓励。”
“这份报告能得到认可,一方面是运气好,恰好符合了旅里转型的需要。”
“另一方面,也是因为我之前在学校接触过相关的理论,算是手熟吧。”
手熟?运气好?
众人愕然。
这话说得也太轻描淡写了吧?
全旅第一的三等功报告,就这么被他轻飘飘地带过了?
谭建林顿了顿,目光扫过队列,语气变得更加真诚:“至于学习,报告方面或许我有点心得,但在军事训练和带兵经验上,我还是个新兵。”
“在训练场上,在日常工作中,我还有很多需要向在座的各位班长、老兵和战友们学习的地方。”
“以后,还请大家多多指教,尤其是在训练方面,我一定努力向大家看齐!”
说完,他再次敬礼,退回了队列。
没有慷慨激昂,没有居功自傲。
只有平静的陈述和谦逊的态度。
尤其是最后那句“努力向大家看齐”,更是直接点明了自己的短板,也表达了迎头赶上的决心。
这份低调和坦诚,瞬间赢得了在场大部分战士的好感。
原本因为他“轻松”立功而产生的一些不平衡感,也消散了不少。
是啊,人家虽然报告写得好,但也承认自己训练不行,态度很端正嘛!
队列里,短暂的沉默之后。
“啪!”
一声清脆的掌声响起。
是赵毅!
他站在队列前列,脸上带着复杂而欣慰的表情,用力地鼓着掌。
他也没想到,交班会的结果竟然是这样!
新排长不仅没捅娄子,反而立了大功!
这简直太出人意料了!
但谭建林刚才那番话,那份不骄不躁的态度,却让他心里踏实了不少。
也许,这个年轻的排长,真的能给三排,给侦察连带来不一样的东西。
赵毅的掌声像是一个信号。
“啪啪!”
“啪啪啪!”
稀疏的掌声迅速连接成片,然后如同潮水般蔓延开来,最终汇聚成雷鸣般的响声!
“啪啪啪啪啪——!”
掌声在训练场上空回荡,经久不息。
这一次,是发自内心的,为谭建林,也为武装侦察连赢得的这份突如其来的荣誉而鼓掌!
胡向和吴志对视一眼,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笑意。
成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