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《我在司天监当判官》,相信已经有无数读者入坑了,此文中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袁天罡李渊,文章原创作者为“昆卡猫”,故事无广告版讲述了:武德七年,唐皇李渊一统天下,朝堂江湖,却阴谋涌现、奇案频发。唯有袁天罡,横空出世,断案如神,乃大唐之栋梁。李渊天天想给他升官,李建成做梦都想收他入麾下,李世民更是向他鞠躬求计。可他来这的目的,只是想在司天监混吃混喝而已啊!你们这一大家子,能不能不要堵住我的门口。...
薛伯自己就很穷,被勒索的动机,根本不成立,应该是那郭木匠赚了些不干净的钱财,惨遭幕后黑手灭口。
一家三口之死,已经无法避免,包括那六岁孩童,都已经到了记事的年纪,幕后黑手要斩草除根、焚尸灭迹。
薛伯必然知道其中缘由,被胁迫着不得不成为帮凶,他唯一能做的,就是私自修改计划,将杀人烧屋,改成了谋财杀人。
翻找钱财,其实是把屋内证据全部清理干净。
之后将郭平浸入沸水中毁容,再故意露出破绽自杀而亡,线索到此就全部断了。
对上头有了交代,所达到的效果,几乎等同于烧屋焚尸。
在结果相似的情况下,幕后黑手也不愿再制造过多的杀戮,薛伯就是以这种方法,既保下了村中的百姓,也把消息传递了出来。
烧屋焚尸,可以解释为不小心失火所致,第二日让衙门来断案,整个事件,就成了一个意外,不会引起太多的波澜。
但天子脚下的灭门惨案,是震惊朝野的大案,这就是薛伯想要达到的目的。
他相信,总会有人能看清其中的真相,而袁天罡的意外出现,就是他所等待的机会。
那最后的磕头,就是在祈求袁天罡为他伸冤的。
“薛伯,以恶之名,向这朗朗乾坤讨王法。”
房间里有些沉闷,应白依当了三年捕快,第一次遇到如此大案。
本以为是个立功的好时机,到头来才发现,案子虽然破了,她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,目光完全没了焦点。
“那薛伯有给你什么线索吗?”
“没有,但应该有。薛伯是私自篡改计划,演了一出精妙的谋财杀人,又故意留下证据给我们抓,单凭他一人,是不可能想出如此周密计划的。”
“是有人在帮他?”
“对,我怀疑那白书生,就是帮助里正之人。今日他故意提及白书生的过所和户籍没问题,其中或许另有玄机。”
“那你为何白天不问?”
“道理相同,幕后黑手实力很强,你们又太弱。情况不明,我不敢声张,若是真留有证据,那白书生在安全之后,会找上我们的。”
点点头,应白依的脸上闪过了感动,“谢谢你告诉我这些,谢谢你的信任。”
信任她吗?或许吧,袁天罡心里还有另一层考虑的,他之所以觉得应白依是好人,是因为这女人确实很漂亮。
明媚皓齿、灵动秀丽,这种相貌若真是死士,不送入宫选妃子,也会送去达官贵人那探听情报,傻子才会送去没用的衙门里当捕快。
看到应白依低头不语,袁天罡心里也有些难受,不单单是因为今日的案子,还因为此刻的处境,他有必要提醒一下:。
“应捕头,有两件事,我必须和你说清楚。”
“你说。”
“其一,布局之人背景一定很大,里正知道一些内情,甚至连告发的勇气都没有。水太深,你看不清其中的鱼,还是不要随意牵扯其中为好。”
善意的提醒,应白依自然也明白。
“我懂的,但我有自己的坚持。哪怕水再深,我也会默默调查真相,给死去的亡魂一个交代。”
“嗯,这种精神是好的。”袁天罡给予了肯定。
“那其二呢?”
“其二,这里的水很浅,若是你欣赏够了鱼,还请移步屋外。”
“……”应白依那无聚焦的双眸,渐渐回神。
此刻的她,因为听故事太入神,已经不自觉的走了过来,一手撑在木桶旁,脑袋低下,眼睛正好对着浴桶。
水很浅,鱼……
“啊!!色狼!!”
“砰!”一声尖叫,应白依直接撞烂了窗户,夺路而逃。
……
长安城皇宫,甘露殿之内。
一盆火炉灼灼的燃烧着,将这清冷奢华的房间烘出阵阵暖意。
案台上,檀香炉升起袅袅轻烟,一张宣纸置于书桌,武德帝李渊落笔如烟,墨影流转一气呵成。
天下!
没有人比当今皇帝,更配写下这二字,笔力苍劲、气势磅礴,一代帝王权术,尽汇于二字之中。
“终究还是心急啦!”
最后一笔落下,这位帝王叹息一声,不知是在感叹自己的字,还是在感叹朝堂之事。
一旁的老太监,看到皇上置笔,连忙躬身禀告:“陛下,宫外刚传来消息,上清派弟子袁天罡已入京,暂居于万年县一处客栈之内。”
听着汇报,李渊冷冷一笑:“一家三口的灭门惨案,交由衙门去处理。看来,有些人是闲不住了。”
言语中明显另有所指,老太监不敢搭话,等了一会,才继续汇报。
“陛下,近日城内出现杀人狂魔,甚至……听说还有冤魂索命,您看是否要调动禁军,全城排查?”
“杀人狂魔、冤魂索命?哼!我看是人心作祟。让武侯卫加强巡视,朕倒想看看,有多少人坐不住了。催促刑部和大理寺,让他们一月之内破案。”
再次提笔书写,似乎并未对这些琐事放在心上。
“是,老奴这就去安排。那袁天罡,陛下明日是否要召见呢?”
“不急,让他先去司天监看看吧,来日再宣布任职,想来这上清派,也不会给朕面子。”
语气里似乎颇为不满,让老太监的腰,弯的更深,不敢回话。
……
同一时间,大理寺内,一处密室。
今日迎接袁天罡的礼部景侍郎,此刻身披黑斗篷出现在了这里,正恭敬地向着眼前的男子汇报。
“大人,情况就是如此。属下接到刁难袁天罡的命令,就按大人的吩咐,顺水推舟的将其带入凶案现场,希望以此将事情闹大。却不曾想,那袁天罡本事不凡,现场解开了凶杀案。”
密室内的灯光很灰暗,摇曳的烛火,照不清男子的面容。
神秘男子轻轻敲打着桌面,向身旁的另一位密探问道:“刑部那边有何反应?”
“刑部的几位官员,已连夜去往尚书韩大人家,应该是讨论明日早朝如何应对吧,这次他们可是算失职了。大人,刑部一直与我们不和,明日是否要参他们一本?”
“不必,那些官员,就喜欢在陛下面前表演党派制衡,我对这些没兴趣。我只想查出幕后的操控者。”
听到这话,景侍郎犹豫了一会,问道:“大人,若是您真想知道幕后操控者是谁,那为何要让下官,放任里正自杀呢?若是带回来,应该能问出更多的消息。”
今日那莫名其妙的现场审讯,明显是这位景侍郎故意为之,在试探凶手的反应。
神秘男子沉声道:“不是一定要让他死,而是想看看他的反应。行凶者若是跟着你回来,那就是无事;但若是他主动寻死,就是知道的太多了,幕后布局者,一定会想办法灭口的。”
说着,男子眼中露出了狠厉。
“我们刚查到郭平身上,他们一家就惨遭灭口,看来其中牵扯甚大。除非调集精锐,不然很难保下那里正的命。现在还不能为了一个里正,打草惊蛇。他自杀后,遗物你都带回来了吗?”
“带回来了,可并未查到有用的线索。”
“不,他今日做出如此决断,想来也是位有义之士,应该会留有些证据的。留意袁天罡,他既然有断案之能,那应该也看出问题了,他或许知晓一些情况。”
“是!属下这就去办”
……